2014年,芬.古克路特离开一手成立的公司,开始研究植物学。「我现在的生活,大概就是人们说的『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』。」芬和丈夫跑到连电话讯号都时有时无的西南部荒凉郊区,开始依着植物的作息过日子。现在她每天早上六点起床研究永续栽培与食用园艺,早餐过後便到花园清除杂草、修剪植物,直到太阳下山。她打趣地说:「跟植物过日子的好处就是不用想太多。」
▲芬发现照顾欣欣向荣的温室花园,就是照顾自己的好方法。(图片提供/三采文化、图片来源/Renée Kemps)
典当城市生活 在花园找回真正的自己
安卡拉出生,伊斯坦堡长大,芬的人生选择总是颠覆传统。早先她在酒吧工作後来和几个人一起创立了公关公司。虽然事业有成,她却对永无止尽的消费主义越来越感到失望。「在城市长大的我们与自然断了连结,淹没在全球性的庞大消费活动之中。」当她连自己举办的活动都不想参加时,她便明白该抽身了。
2014年,芬宣布她的下一个目标是成为植物学家,不仅去了园艺学校,还在伊斯坦堡的自家开店。三年後,她搬到以多元生态环境闻名的穆拉省。当地有一种原生欧洲朴树,她说:「传说只要吃了这种树的莓果,就会离不开这里。这是真的!我再也不想去别的地方。」经常骑着摩托车环游世界的她,自从在穆拉「打造了自己的天堂」後,现在的兴趣就是待在玻璃温室观察花草树木。这里的每株植物都充满回忆。「当我看着花园,眼前就会慢慢浮现从前去过的地方。」
▲开始研究植物学时,捐了一千本小说给二手书店,他说:「现在我只有和植物有关的书。」(图片提供/三采文化、图片来源/Renée Kemps)
转换Youtuber角色 线上交流植栽照顾方式
她透过自己的YouTube 频道「Labofem」,与园艺爱好者分享日益增进的植物知识,让外界认识她的新身分。有兴趣了解如何照顾植物的人可以仔细研究她的影片,包括从选择花盆到辨识冬天常见植物疾病等实用建议,还有记录了居家生活的短片,不过她自嘲剪辑差强人意就是了。
「(观众)不会评论我的发型或妆容,我其实也没有梳妆打扮。他们听我说话,而我是表演者,提供娱乐,同时帮助他们照顾植物。」芬认为这样的线上交流对两方都有好处。有时人们会向她提问,而她就得去研究答案。「我们都能获得一些东西,这就是双赢。」
▲芬会依照季节选择室内盆栽,她会替每盆植物找到合适的位置,例如白鱼骨令箭这种植物最适合挂在高处展示。(图片提供/三采文化、图片来源/Renée Kemps)
▲到了冬天因温度降低,就会有更多「珍贵的小植物」被移至室内。(图片提供/三采文化、图片来源/Renée Kemps)
【本内容节录自精选好书《KINFOLK 绿艺:打造生活中的每一景绿意盎然》】
书名:《KINFOLK 绿艺:打造生活中的每一景绿意盎然》
作者:约翰.伯恩
译者:高霈芬
出版社:三采文化
汇整编辑:Zoe
书名:《KINFOLK 绿艺:打造生活中的每一景绿意盎然》
作者:约翰.伯恩
译者:高霈芬
出版社:三采文化